社会保障
社保部:十二五时期,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部人群
作者: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:2020-09-08 文章来源:中国专业技术人才网
“十二五”时期,本市将逐步攻克社保难点问题,实现社保的“人群全覆盖”。
本市人社部门直言,市人社局将尽可能多出台惠民政策,尤其要从“雪中送炭”的事情做起。
民富论
社保,对很多人来说,是保障,更是“雪中送炭”。目前的保障体系已很细化,城市居民、农村居民可对号入座,但仍有一部分人在保障范围外。值得期待的是,五年内,社保将覆盖本市全部人群。
民富论
进入“十二五”,社保体系将愈发完善。百姓不敢得病、不敢看病的情况将得到极大的缓解。只有无后顾之忧的工作和生活,才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幸福感。
■要点
规划内容
职工五险参保率将达98%
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生育保险、工伤保险、失业保险等直接关系着享受到相应待遇。提高参保率,“扩面”成为了当务之急。
社会保障关系着每个人和每个家庭。“十二五”时期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要达到95%,城镇职工五险保险参保率将达到98%.届时,本市将让每个家庭都有可靠的保障。实现人人享有保障、待遇稳定提高。
据悉,朝阳区“十二五”时期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。根据国家与北京市社会保障政策,努力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,职工基本医疗保险,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服务实现人群全覆盖。
海淀区“十二五”时期将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。
规划内容
建职工和居民两大保障体系
本市社保目前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各险种未能对各人群完全一视同仁,完善社保制度,为人社部门的主要任务。
“十二五”时期将整合社保制度,逐步建立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个基本社会保险体系。
本市将把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范围,将本市自主创业、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、生育保险范围,形成统一的城镇职工社保制度。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,形成城乡统一的居民社保制度。
此外,本市还要大力推行企业年金和行政事业单位职业年金,鼓励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,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。
■对话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
开局之年各项社保覆盖率增1%
城乡居民养老险参保率达93%
健全社保待遇调整机制单位职工纳入 工伤和生育险农民工养老险 将与职工统一定点医疗机构 网络互通
十二五”开局之年本市社保工作的主要预期指标是什么?
市人社局:主要预期指标是,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分别比上年增加1%以上;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%和91%.
本市将加快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其中,将于7月1日实施的《社会保险法》,打破了地域壁垒,实行统一、开放的政策,要求本市社会保险在制度设计、覆盖范围、转移接续、管理方式、经办服务等方面必须进行新的调整。
健全社保待遇调整机制
社会保障待遇标准调整涉及各类人群的切身利益,人社部门将怎样统筹?
市人社局:本市会健全社会保障“新六项”待遇标准的调整机制。
届时,本市要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待遇标准列入调整范围,继续提高包括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、最低工资、失业保险金、工伤保险定期待遇以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、福利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待遇标准。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、足额发放。
单位职工纳入工伤和生育险
在加强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设上,有什么新规划?
市人社局:在健全工伤保险制度上,今后要将本市机关、参公管理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,统一各类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制度、待遇和标准,实现工伤保险制度全覆盖。
在完善生育保险政策上,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、企业外地户籍职工等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,实现生育保险制度全覆盖。
农民工养老险将与职工统一
养老保障是社保各险种中最受关注的,在加快实现养老保障全民覆盖方面有何打算?
市人社局:今后要做好“巩固”和“完善”。“巩固”就是巩固养老保险从“制度全覆盖”向“人群全覆盖”转移的成果。继续扩大覆盖范围,实现应保尽保。
“完善”就是加快调整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。要完善进城务工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,实现在缴费、待遇给付等方面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统一,确保制度平稳衔接;要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;要研究制定在京外国人参加养老保险办法,使在京工作的所有劳动者都能参加养老保险。同时研究制定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方案;做好中央转制单位参保工作。
定点医疗机构网络互通
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关乎每个参保者的一件大事,本市如何强化监管?
市人社局:人社部门今后要全面推进基金监督信息系统建设;启动开发四险系统支付环节重点风险和基金账户监控系统;规范退休核准工作;完善就业资金核查制度。
■“我的五年”
从小病撑着到有病就看
家住西城区天桥的杜建萍上有老下有小,家中有70多岁的老母亲和正在上学的儿子。由于都没在城镇职工医保的范围内,前几年这一老一小每年看病的花销,几乎成了这个不富裕的家庭每年最大的一项支出。
杜建萍的老母亲长期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,由于过去一直没有医保,一年光治这些老毛病的医药费就得一万来块钱。杜女士的儿子有一年还得了气胸病,就一下子花了一万多元。杜建萍饱尝过“上有老、下有小”看病难的滋味。
为了“精简”医药费,杜建萍家逐渐养成了习惯,遇到感冒发烧的小病,就先扛几天;有了大毛病,实在不成再去医院瞧病。
到了2011年,实惠的“居民医保制度”开始执行。杜建萍的老母亲每年交300元,门诊最高能报销2000元,住院最高能报销15万元;她的儿子每年交100元,门诊最高能报销2000元,住院最高能报销17万元。
今年,不仅她儿子看门诊也能报销了,而且家里的祖孙俩光门诊医疗费一年最高就能报销到4000元钱。
“这可是真值了,两个人花400块能报4000块”,这是杜建萍如今最直接的感受。“以后我们家谁都有病就看”。杜建萍说,她家里有两个“票箱”,一个装着母亲“一老”医保的单据,另一个装的是儿子“一小”医保的单据。自从使用社保卡后,她家里的两个“票箱”也都“下岗”了。
可面对今后五年的实际情况,杜建萍对有关部门还是有话要说:“居民医保的参保者很多人都属于社会弱势群体,家庭财力有限,报销的起付线能不能一年一调,跟上物价的上涨啊?另外,看个感冒发烧也经常没几百块钱下不来,2000元的报销额度也不够啊。”
本市人社部门直言,市人社局将尽可能多出台惠民政策,尤其要从“雪中送炭”的事情做起。
民富论
社保,对很多人来说,是保障,更是“雪中送炭”。目前的保障体系已很细化,城市居民、农村居民可对号入座,但仍有一部分人在保障范围外。值得期待的是,五年内,社保将覆盖本市全部人群。
民富论
进入“十二五”,社保体系将愈发完善。百姓不敢得病、不敢看病的情况将得到极大的缓解。只有无后顾之忧的工作和生活,才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幸福感。
■要点
规划内容
职工五险参保率将达98%
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生育保险、工伤保险、失业保险等直接关系着享受到相应待遇。提高参保率,“扩面”成为了当务之急。
社会保障关系着每个人和每个家庭。“十二五”时期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要达到95%,城镇职工五险保险参保率将达到98%.届时,本市将让每个家庭都有可靠的保障。实现人人享有保障、待遇稳定提高。
据悉,朝阳区“十二五”时期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。根据国家与北京市社会保障政策,努力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,职工基本医疗保险,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服务实现人群全覆盖。
海淀区“十二五”时期将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。
规划内容
建职工和居民两大保障体系
本市社保目前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各险种未能对各人群完全一视同仁,完善社保制度,为人社部门的主要任务。
“十二五”时期将整合社保制度,逐步建立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个基本社会保险体系。
本市将把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范围,将本市自主创业、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、生育保险范围,形成统一的城镇职工社保制度。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,形成城乡统一的居民社保制度。
此外,本市还要大力推行企业年金和行政事业单位职业年金,鼓励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,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。
■对话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
开局之年各项社保覆盖率增1%
城乡居民养老险参保率达93%
健全社保待遇调整机制单位职工纳入 工伤和生育险农民工养老险 将与职工统一定点医疗机构 网络互通
十二五”开局之年本市社保工作的主要预期指标是什么?
市人社局:主要预期指标是,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分别比上年增加1%以上;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%和91%.
本市将加快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其中,将于7月1日实施的《社会保险法》,打破了地域壁垒,实行统一、开放的政策,要求本市社会保险在制度设计、覆盖范围、转移接续、管理方式、经办服务等方面必须进行新的调整。
健全社保待遇调整机制
社会保障待遇标准调整涉及各类人群的切身利益,人社部门将怎样统筹?
市人社局:本市会健全社会保障“新六项”待遇标准的调整机制。
届时,本市要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待遇标准列入调整范围,继续提高包括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、最低工资、失业保险金、工伤保险定期待遇以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、福利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待遇标准。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、足额发放。
单位职工纳入工伤和生育险
在加强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设上,有什么新规划?
市人社局:在健全工伤保险制度上,今后要将本市机关、参公管理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,统一各类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制度、待遇和标准,实现工伤保险制度全覆盖。
在完善生育保险政策上,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、企业外地户籍职工等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,实现生育保险制度全覆盖。
农民工养老险将与职工统一
养老保障是社保各险种中最受关注的,在加快实现养老保障全民覆盖方面有何打算?
市人社局:今后要做好“巩固”和“完善”。“巩固”就是巩固养老保险从“制度全覆盖”向“人群全覆盖”转移的成果。继续扩大覆盖范围,实现应保尽保。
“完善”就是加快调整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。要完善进城务工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,实现在缴费、待遇给付等方面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统一,确保制度平稳衔接;要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;要研究制定在京外国人参加养老保险办法,使在京工作的所有劳动者都能参加养老保险。同时研究制定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方案;做好中央转制单位参保工作。
定点医疗机构网络互通
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关乎每个参保者的一件大事,本市如何强化监管?
市人社局:人社部门今后要全面推进基金监督信息系统建设;启动开发四险系统支付环节重点风险和基金账户监控系统;规范退休核准工作;完善就业资金核查制度。
■“我的五年”
从小病撑着到有病就看
家住西城区天桥的杜建萍上有老下有小,家中有70多岁的老母亲和正在上学的儿子。由于都没在城镇职工医保的范围内,前几年这一老一小每年看病的花销,几乎成了这个不富裕的家庭每年最大的一项支出。
杜建萍的老母亲长期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,由于过去一直没有医保,一年光治这些老毛病的医药费就得一万来块钱。杜女士的儿子有一年还得了气胸病,就一下子花了一万多元。杜建萍饱尝过“上有老、下有小”看病难的滋味。
为了“精简”医药费,杜建萍家逐渐养成了习惯,遇到感冒发烧的小病,就先扛几天;有了大毛病,实在不成再去医院瞧病。
到了2011年,实惠的“居民医保制度”开始执行。杜建萍的老母亲每年交300元,门诊最高能报销2000元,住院最高能报销15万元;她的儿子每年交100元,门诊最高能报销2000元,住院最高能报销17万元。
今年,不仅她儿子看门诊也能报销了,而且家里的祖孙俩光门诊医疗费一年最高就能报销到4000元钱。
“这可是真值了,两个人花400块能报4000块”,这是杜建萍如今最直接的感受。“以后我们家谁都有病就看”。杜建萍说,她家里有两个“票箱”,一个装着母亲“一老”医保的单据,另一个装的是儿子“一小”医保的单据。自从使用社保卡后,她家里的两个“票箱”也都“下岗”了。
可面对今后五年的实际情况,杜建萍对有关部门还是有话要说:“居民医保的参保者很多人都属于社会弱势群体,家庭财力有限,报销的起付线能不能一年一调,跟上物价的上涨啊?另外,看个感冒发烧也经常没几百块钱下不来,2000元的报销额度也不够啊。”